图书馆书店扎进连锁酒店 城市客厅再添书香酒店新物种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12-06 15:07:07 / 人气:
北京金融街亚朵S吴酒店为住客和周边居民提供“竹居”阅读空间。本报记者 邓伟摄
伴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出游体验的追求,书香酒店遍地开花,成为市民和游客都爱的网红“打卡”胜地。看似混搭的书店酒店跨界融合,已然是一门“好生意”,也为传统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最新方式。
酒店图书馆 辐射周边社区
昨天下午,在金融街亚朵S吴酒店办理入住的白领高博惊喜地发现,酒店入口左手旁有一个“竹居”阅读空间,人气儿还挺旺。
走进“竹居”,一位准备退房的住客把行李箱放在脚边,坐在桌前边读书边等待;阶梯座位上,小孩子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儿童读物,家长手里攥的是一本厚重的心理学著作。
“扫码就能借阅,不收押金也没有费用,您在全国任何一家亚朵酒店都可归还。”见他有疑问,正在上新书的店长王义之提示,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书,还可以原价买走。扫码借阅后,高博心满意足地把一本小说带回了房间。他注意到,床头书架上也摆上了两本书。
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书香酒店,亚朵是重要代表,设立的流动图书馆“竹居”覆盖了所有400余家亚朵酒店,北京共有18家。每间“竹居”藏书都在1000册到3000册不等,书的选择都由专门的选书团队完成,金融街亚朵S吴酒店藏书就有1000多册。
酒店内提供书籍,选择标准有什么特别之处?“竹居”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,选书时会更多推荐适合商旅客群的轻阅读书籍,“竹居”还配置了儿童绘本,为家庭亲子用户提供特色阅读书籍。
“我们办的读者见面会、图书签售会活动还吸引了胡同居民参加,周末时不少居民会带着孩子来看书。”王义之说,暑期是“竹居”的客流旺季,最多时一天客流达到300多人次;冬季时,多数住客和居民会把书借走阅读,不过周末时来“竹居”的人们也会遇到座无虚席的情况。
客户黏性强 个性消费打动书迷
为何书店偏爱把酒店作为跑马圈地的新领域?书店对于酒店来说是一门“好生意”吗?
“‘竹居’为酒店客人提供了增值服务,也能让周围社区居民对品牌有更深刻的印象。”王义之认为,酒店利用图书增强客户黏性,新用户可能因为图书因素选择预订亚朵酒店,为了借还图书,老用户再次下单的概率也会增加。
在“竹居”工作人员看来,相比景区等公共场所,酒店私密性的空间更适合读者安心阅读,作为各类聚会、沙龙分享会的场所有天然优势,更适合开展餐饮、咖啡、零售等有偿服务。
出版业内人士分析,书店和酒店合作可各取所需:酒店可以借助书店吸引人流反哺自身,会降低租金以及对书店店面装修提供支持,一定程度上减轻书店的经营负担。
到酒店住宿,顺手借本书做睡前读物,这样的生活方式备受年轻人推崇,酒店纷纷做起了图书生意。杭州图书馆第18家主题分馆——李白诗词文化分馆今年3月开馆,选址就在酒店。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称,此举为“文旅融合的尝试”;书香文化主题酒店开设在上海、苏州、南京等多个南方城市,图书成为吸引房客预订的重要元素。
国外书店和酒店的跨界早有先例,忠实书迷纷纷为之买单:苏梅岛图书馆酒店、纽约大酒店、英国威尔士格莱斯顿图书馆酒店等酒店藏书众多,日本茑屋书店公寓、漫泊漫画胶囊旅馆等都采用书店旅馆模式,人气一直居高不下。“相比标准化五星级酒店,我更愿意住带书店的酒店。翻阅纸质书,与真正的好书不期而遇,是最打动我的诱惑。”频繁出差的书迷向樱说。
阅读走新路 实体书店“破圈”
商场引进书店已成标配,酒店里开书店只是玩噱头,还是杀出了新业态?
“书店与酒店的场景整合既升级书店的阅读体验,也拓宽同场景内所提供的服务功能。”华住集团旗下新零售品牌客听CEO卢昂表示,书店融合酒店、零售的新模式备受行业看好,未来一年将把2040书店开进100家全季酒店。据悉,2040书店只售卖精心挑选的2040种图书。
对于读者来说,一方面是抱怨阅读时间愈发碎片化,一方面却是实体书店的日渐式微。高昂的经营成本、电商冲击、数字阅读普及,都加大了传统图书行业的经营压力,实体书店的日子并不好过,人们对“城市书房”的期盼持续高涨。
“全民阅读风潮正盛,传统图书的行销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。”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马胜的观点在业内颇具代表性。他认为,更多的城市空间正在考虑如何让文化为建筑赋能,对于出版行业来说正是新的机会和业务空间。让图书走进酒店空间,对于出版机构来说意义远不止“卖书”,还能培育读者基础和对出版品牌的忠实度。
书店走进酒店不仅是市场行为,政府部门也正在尝试加速推进书店跨界融合的脚步。近日举办的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扶持工作会传出消息,未来北京市将研究让实体书店向公园、酒店、学校等其他空间进一步拓展,让书店在更多场景“破圈”生长。
在多位出版行业人士看来,北京给各地实体书店突围提供了生动范本:实体书店可以探索酒店、沙龙、音乐电影、创意生活等多种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经营模式,尝试为读者搭建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。